液態水溶肥溶解性好,易被作物吸收,養分效率高,滿足標準化、精密、節水、省力設施的生產要求。 然而,施肥往往側重于灌溉系統的運行和使用,而忽略了水溶肥本身作為一種化肥要按配方施肥。
1、液體水溶肥施用必須精量控制
許多研究表明,根層土壤溶液養分濃度與作物生長及產量有密切的關系,維持根層土壤溶液養分濃度,保證作物對養分的吸收和利用。水溶肥一般由易溶的化肥(如硝酸鈣、硝酸鉀、磷酸二氫鉀)等組成,養分含量也比一般復合肥養分含量高。
隨水進入土壤后,可以很快提高土壤溶液養分濃度,促進作物吸收。但同時也會加快土壤離子代換反應,因此,液體水溶肥設備的使用方法比其它肥料更復雜,必須精量控制。如果不能科學施用會引起土壤次生鹽漬化或養分拮抗作用發生,影響作物生長。例如,現在已經出現由于過量施用高鉀水溶肥,導致番茄等對鈣、鎂等吸收不足,發生臍腐病的現象。
2、根據土壤條件施用
土壤酸堿度不同,應選擇相應的生理性酸性或堿性肥料中和。
酸性土壤要使用生理堿性水溶肥,如硝酸鈉來中和酸度;
堿性土壤則選擇生理酸性肥料,如硫酸鉀來中和堿度。
結構不良土壤(砂性土、薄層土或黏重土),減少硝態氮肥使用。因肥料容易隨水流失或因漬水引起的反硝化作用,如果要用,應基施腐熟有機肥配合。對于已出現鹽漬化的土壤,要慎重使用高濃度水溶肥,選用中性中低濃度水溶肥
3、水分影響有三方面
水分的量,比如,西瓜進入成熟期后,要控制澆水,同時減少水溶肥用量。如果澆水不當常發生裂瓜現象。
水中離子與液體水溶肥設備反應,發生沉淀堵塞滴頭。北京地區地下水硬度比較高,鈣和鎂含量高,易于水溶肥中磷酸根離子、硫酸根離子結合形成沉淀。
水溶肥濃度過高,會對一些作物造成傷害。因此水溶肥與灌溉水二者必須形成相互配套的關系,既要保證根系濕潤,又要減少淋洗損失。
在不同液體水溶肥混用時,要注意其原料構成,注意保持養分元素之間相互平衡。舉例來講,硝態氮源為生理堿性鹽,如硝酸鈣、硝酸鉀、硝酸鈉等。在高pH值可能造成鐵、錳、鎂等微量元素產生沉淀而使其有效性降低。總之,要想最大程度發揮水溶肥的優勢,必須綜合考慮水溶肥與作物、土壤、水在空間上的一致性和時間上的同步性,制定相應的施肥配方與灌溉計劃。